校园安全面临诸多突发事件,当面对这些事件时,如何提升自护自救能力,学会有效逃生避险,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暴力事件对自身的伤害?今天我们一起来详细解析校园遇突发袭击的类型及应对措施,建议大家收藏,帮助孩子们学会自救自保! 遇到被坏人追逐,可采用绕弯跑,或者突然截停综合的方式,尝试摆脱坏人! 具体怎么跑? 1、分散跑 青少年本能的反应就是远离凶徒的奔跑。根据青少年奔跑速度的顺序,这就会造成依次性的砍杀,后果会非常惨烈! 为了避免群体性的伤害,第一时间发现凶徒举刀砍向同学的时候,同学们要四散开来,朝东南西北不同方向奔跑。一个孩子从东跑一个孩子朝西跑,两秒钟就产生十几米的距离,就在这一瞬间,群体性的伤害可以降为个体伤害。 2、有效方向 神经病人一般来说都是两眼发直的状态,只认眼前一条方向,不会刻意地锁定目标,所以最有效的奔跑方向,是朝着犯罪分子身后四十五度方向奔跑,这可以弥补直线奔跑速度的不足,瞬间可以摆脱追赶。 3、交叉变线跑 当直线奔跑不足以摆脱犯罪分子的追赶的时候。为了弥补直接奔跑速度的不足,青少年可以选择交叉变线的迂回路线,先朝右跑急停,再朝左跑来摆脱犯罪分子的追赶。 4、利用障碍物 当交叉变线都不足以摆脱犯罪分子的时候,青少年要利用路边的花台、树木、车辆等一切可利用的建筑,继续迂回躲闪呼救。来赢得警方大人救援的时间来保护自己的生命。 跑不了,躲不了的情况下,要大声呼救,奋力反击。 联合校园众人制服歹徒。 遇到横冲直撞的车辆要迅速从车的两侧躲避。 寻找坚固物体藏身,并向周围呼喊示警。 安全后及时报警,检查是否受伤,对伤口简单处理。 若发现小火,及时用灭火器灭火。 若遭遇大火,迅速撤离,走安全的楼梯,千万别走电梯。平时多多留意宿舍和教学楼的安全出口。 若身上起火,赶紧把外套脱掉。在地上打滚或让舍友泼水来消灭身上的火。切记千万别跑,跑得越快,火势越大。 若困于浓烟,用口罩或毛巾捂鼻,俯身低于浓烟撤离。 不要上前试探,应跑离现场,奔走相告。 到达安全地带后,及时汇报、报警。 若已经发生爆炸,应迅速趴下,用湿纸巾捂住口鼻,有秩序地撤离爆炸地点。 注意不要惊慌,以免引起踩踏事故;不要用打火机照明,以免引起二次爆炸。 立即找遮蔽物躲避伤害。 身处教室内的同学,应堵住门窗,阻止歹徒闯入。同时迅速低头蹲下,躲在讲台、课桌等遮蔽物后面并及时报警。 沉着冷静最重要。服从命令,趴在地上,别与歹徒对视或者对话,以免发生语言和行为冲突。 尽量保住自己的手机,适时发出求救信息。最后,要随机应变,寻机逃生;如果特警发出突袭,要尽量趴在地上,配合解救。 应通过楼梯有序、快速撤离。 远离玻璃、窗户等危险品。 止血。若轻微出血,可用手指按压;情况严重的,可用领带、腰带、丝巾等进行捆扎。 烧伤。若伤口不深,可用清水清洗。不能直接冰敷。洗净后用干净的、没有黏性的布加以覆盖,起水泡了不要刺破。 心脏复苏。让伤员仰卧,如果按压没有反应,应交叉双手,十指相扣,按压伤员肋骨的中下方,深度5厘米左右。必要时配合人工呼吸。 校园常见的安全设施: 报警开关、灭火器、安全出口等等。 我们平时应自觉维护安全措施,在演习、演练中熟悉其用法。在这个纷杂的时代,孩子们面临着各种侵扰,总有我们力所不及之处,且孩子们终有一天要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,作为家长或者教育从业者,在能力范围内,我们自己首先要尽最大的努力教会孩子:保护自己排在所有事情的第一位。 我们要及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,在危急时刻学会避险自救,筑牢校园安全防线! |